饮食和作息时间息息相关。饭后犯困是我们都有过的经历,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吃得太饱,身体的血液和氧气都提供给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去了,大脑供血(供氧)不足导致的。
身体内部的争夺
一般在人体中,消化系统获得血液供应的优先级要比大脑要高,过去缺少食物的古代,消化食物时人生存下去最主要的功能,这是人类经过漫长时间进化的结果。
消化系统用来摄取能量,可以说是人类最强大的系统,看似吃饭很简单,其实是需要身体的口腔食道五藏六腑以及排泄系统的配合协作,是一个很高强度的工作,一个人的消化系统越强,缺少食物的时候生存能力就越强,但同时对血液供给的抢夺能力也越高。饱餐后犯困就很合情合理了,因为血液都集中到肠胃中去了。
呕吐机制
消化系统血液供给的抢夺能力不是绝对的,当身体其他机可能受到损害时,会强制终止消化系统进程,将未消化的食物呕吐出来。这就是呕吐机制。呕吐本身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,造成呕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比如食物中毒,晕车,怀孕等,但呕吐的控制中枢在于大脑,也有些人能够人为的控制自己何时呕吐。
更多时候呕吐是针对大脑的一种保护,同时呕吐时经常伴随大量的呼吸,吸取更多的氧气。大脑缺氧时呕吐对人来说非常重要,呕吐过后会感到轻松,有些高等哺乳动物同样具有呕吐食物的能力,如狗,猫等。
和呕吐相同的还有打喷嚏,同样是自我保护机制,当一个人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候呼吸缓慢而平稳,这时候神经可能会唤起一个喷嚏刺激,刺激肺部大量呼吸,估计是想看看你人是否还活着。
脑力劳动者工作前不应该饱食
和乔布斯说的stay Hungary不一样,这里说的保持饥饿是真的保持饥饿,中餐以谷物为主,吃完饭犯困是常有的事,这时候再进行繁重的脑力劳动,不仅是精神的煎熬,也是肉体的煎熬。
对于8小时工作制的白领,如果没有午休的条件,那么中午就必须少吃一些。对于熬夜一族的脑力工作者,刚刚接近傍晚就进食或者睡前1小时再进食是更好的选择。
当然,如果实在饥饿,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或者水果比吃谷物更好,比如奶茶,可乐,冰淇淋,香蕉等,因为消化系统摄取糖类相对轻松些。
晚餐才是大餐
英文中晚餐dinner还是大餐,正餐的意思,如果一天中哪一餐想吃大餐,那么晚餐才是最好的选择,因为吃完过段时间就睡觉了,避免大脑(高强度劳动)和消化系统同时工作,当然不吃晚餐减肥的除外。
人一辈子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就是吃饭和睡觉,吃得好睡得好才能工作好,饮食,工作,作息时间息息相关,没有哪种饮食或者作息是最好的,三者合理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